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 市农业农村局 ”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
继续访问放弃
台山都斛、赤溪、斗山、端芬、广海等地连片超1.5万公顷的农田,是全省连片水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最高的片区,也是广东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和“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”的“摇篮”。1994年11月,时任国务委员的陈俊生到此视察时,给予“广东第一田”的评价。
今年既是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,也是“广东第一田”三年提升工程收官之年。乘借“百千万工程”东风,2023年以来,江门按照“一年提升、两年扩面、三年提质”工作要求,持续推动水稻产业规模化、智慧化、品牌化、多元化发展,着力将“广东第一田”打造成高产高效、绿色生态、智能智慧、三产融合的全国种粮示范田。
江门“广东第一田”是粤字号粮食主产地。周华东 摄
以规模化生产形成“高产田”
穿过悬挂着袁隆平院士亲自题字的“中国农业公园”牌匾的大门,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如棋盘般整齐铺展,大型农机穿梭作业,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涝能排”的现代化高效农田徐徐展开。
“实施三年提升工程以来,我们系统推进土地平整、灌溉排水、田间道路等领域建设,探索实施整村流转、资源互补、全链条托管等模式,推动‘广东第一田’扩大至5个镇,形成连片耕作面积超1.5万公顷的丝苗米生产区,其中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超过77.6%。”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江门市实施江门“广东第一田”三年提升工程以来,引入北大荒等种粮“国家队”,努力打造全国种粮示范田。陈敏锐 摄
养好地,才能持续产粮。两年多来,“广东第一田”持续开展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行动,累计实施酸化耕地治理930多公顷,同时发展“稻稻菜”“稻稻油”等双季稻轮作面积1860多公顷,冬种绿肥紫云英1280多公顷,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并减少化肥使用,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。
经过三年提升,如今的“广东第一田”有效实现年产粮食14.86万吨,产值达5.1亿元,区域内实现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8%,单季平均亩产534公斤湿谷,相比普通优质稻亩产高出12公斤。区域内土地发包价格提升14.3%,相关村集体收入增长6%,农户收益持续增收。
以智慧化管理孕育“高效田”
在“广东第一田”核心区,今年春耕新启用的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是育秧界的“超级工程”,它将水稻育秧场景从室外搬到了室内,从人们熟悉的地上搬到“空中”:水稻育秧流水线自动化机械臂智能摆放秧盘,巨大的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缓缓将一盘盘秧盘从“地上”送往“空中”。
“广东第一田”以智慧化管理孕育“高效田”。今年启用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,相较传统大田育秧可节省约97.5%的土地。
“作为江门首家智能化育秧工厂,我们配备了先进的育秧生产线、W型循环育秧设备等,相较传统大田育秧可节省约97.5%的土地,育秧效率和质量均得到有效提升,每年可稳定生产20万盘高品质秧苗,供660多公顷大田用秧。”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负责人杨俊杰说。
集中育秧不仅能够统一品种品相,更能为农户提供健康强壮的秧苗。“两年多来,我们以‘政府引导+企业主体’形式推进建设水稻种苗育繁推一体化项目,成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台农811、台香812等新品种,投建18个水稻育秧中心。”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工厂智造”,实施三年提升工程以来,“广东第一田”积极促进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“智慧”元素与农作物生产深度融合。
“广东第一田”投用江门首家智能化育秧工厂,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“智慧”元素与农作物生产深度融合。
此前,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密度严重不足,仅在中国农业公园内布设一台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和土壤墒情监测站。随着三年提升工程启动,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项目在“广东第一田”所在的都斛、赤溪等地正式落地。“项目设备服务范围覆盖‘广东第一田’周边约50公里范围,为生产趋利避害提供有力参考。”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说。
好技术是“看不见”的提升,但作用巨大。过去两年多来,“广东第一田”实现每年农药化肥使用率减少8%,生产成本降低10%,水稻每亩增产5%。
以品牌化建设塑造“高端田”
好田产好米,但发展依然离不开好品牌“包装”。
经过近三年提升,“广东第一田”孕育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。今年5月,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,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台国粮集团”)正式跻身“国字号”。
“我们选用‘广东第一田’出产大米,开发推出‘珍香’品牌,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、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金奖等重要荣誉。”台国粮集团党支部副书记谢平萍介绍,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.